从“腾讯13级程序员前辈分享的技术理解的三个层次”中获得的反思与总结

ProLightsfx 2025-7-22 51 7/22

零、前言

偶尔被推荐了那篇前辈在23年底发布的公众号文章,真的很幸运,这应该是笔者最近几年阅读到的最高屋建瓴的技术理解文章了,公众号推荐页也确实是个能淘到金的好地方。仔细阅读了好几遍,感觉收获颇丰,觉得很有必要自己总结下,加深印象,以及尝试把里面的很多信息纳入我自己的认知体系。

(遇到新的知识,理解或者实践了之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给其他同学描述一遍,从而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笔者和很多同学的常用方法论,你看完之后也可以试着再写一篇[偷笑]!)

下文,斜体表示引用的原文

一、前辈分享的价值观方面的观点

理清个人价值观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成共赢

这里我的理解分成2点。

第一点,组织的大方向当然是要赚钱,个人的大方向也是要晋级和赚钱,这一点估计大部分同学始终都是一致的。

第二点,如果自己的追求与组织的技术方向和(或)业务方向一致的话,那真的祝贺你,这真的可遇不可求。比如笔者很喜欢玩搜打撤游戏(暗区传说和三角洲巅峰),并且之前组织在研发一款搜打撤砍刀类的游戏,那段时间真的很享受,和策划的沟通也特别的多,自己作为一名开发,全身心在投入研发这款游戏,就像是把这款游戏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可惜由于某些原因,这款游戏的研发被叫停了)。如果是技术方向贴合自己,也会很棒。如果技术方向和业务方向都和自己的价值观不一样,那真的很难搞,要看个人结合第一点进行权衡取舍了。或者可以去寻找个人追求与组织方向的交叉点。

二、前辈分享的技术认知第一层--关于技术视野

当我们拥有技术视野输入的习惯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想做的技术方向了么?我的答案是,还不能。《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提到,技术的发展需要得到被广泛应用的机会。我认为技术视野范围内我们之所见的,只能用来修正我们的想法和辅助决策。至于,技术能否被应用,光靠技术视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能看到的,别人同样也能看到。

这里的观点我理解是,视野是很需要的,可以让自己在进行技术选型或者优化等技术决策的时候有更多的考量。同时技术深度也是很需要的,仅有视野没有深度肯定不行,关于先探究深度还是先广度,前辈的建议是两方面需要并行进行。

这里也是感触最深的地方了。笔者自己检讨下,目前的状态可以说是杂而不精,技术深度是不够的,([小声说]其实也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符合组织利益的方向),好在最近找到了一个有趣的技术方向,刚好可以深度探究下[努力]。当然视野也还不够,不过目前深度更紧缺一点,时间精力分配就三七分或者二八分吧!

三、前辈分享的技术认知第二层--关于回到系统中探索本质

从提升技术视野,再回到系统中。对技术人而言,才算是一次完整探索技术真相的过程。

这里其实和C++的学习历程是很像的,最开始学习C++基础语法知道怎么用,然后开始学《Effective C++》和《More Effective C++》以及C++性能优化,从而学习怎么更好的使用C++。然后开始看C++对象模型,了解C++的继承、多态等在内存上是怎么分布的。然后看《程序员自我休养--链接、装载与库》去探索计算机系统底层原理,更往下是《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去探索计算机如何从简单的物理原理发展为复杂的数字世界。这大概就是回到系统中探索本质,确实很美妙。

四、前辈分享的技术认知第三层--技术延展性,应用与链接生态

媒介上的内容与创意,并不能仅仅靠单一企业的员工就能生产出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那就需要借助外界开发者。很简单,让用户产生消费的,并不是平台或者硬件本身,而是平台或者硬件媒介上的内容 - 商品即内容。我们会为了一个内容,去购买一台 PS5,只因内容在平台上独占。从平台角度,希望内容能生于平台。

第三层没有看的很明白,估计是笔者自己只有两层,目前还没能触及到第三层。可能是探究怎么更好的把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也可能是创建一个平台,然后吸引用户去进行UGC创造,产生大量可消费的内容,比如公众号平台、小程序平台、视频号平台。还可能是倡导主导开源,然后共建共用,而不是单一企业员工独立生产。对于这一层,你如果有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五、前辈关于内容需求的产生的理解的分享

人为什么会对内容产生需求,从游戏角度解释,我们对游戏中的角色产生共情、共鸣。角色共情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也是一个成功 IP 的关键,是商业奇迹,产品和技术都是为了塑造角色服务的。人就是有那么奇怪的情感链接需要。深究其因,角色底层塑造的媒介,其实是文字。如果想做好一款打动人的游戏,我发现关键不在产品和技术的高维的实现,而是如何先通过文字描绘出来你心中所想,故事化可以让游戏作品产生持久的生命力。AIGC 可以帮助游戏设计师进行自然语言的可视化工作。

这一段很有趣,仿佛是解答了自己之前没有去探究过的一个疑惑。这更偏向于是游戏设计或者产品设计方面的方法论了。

关于

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17000字的原文《谈如何找到出成绩的方向 - 技术理解的层次》,相信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https://www.prolightsfxjh.com/article/tencent-13-expert-sharing-of-technical-understanding/

Thank you!

                                                                                                                                             ------from ProLightsfx

如果你对推荐系统、游戏开发、C++优化、程序员成长等感兴趣或者想参与讨论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

从“腾讯13级程序员前辈分享的技术理解的三个层次”中获得的反思与总结

- THE END -

ProLightsfx

7月22日15:33

最后修改:2025年7月22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